“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他小声说,声音很轻,像要被风吹走。书童没说话,只帮他裹紧了被子。那天夜里,李白就那么看着月亮,再也没醒过来——他死的时候,手里还攥着那卷《长相思》,纸页上还留着当年的泪痕。
而玉真公主,也在这一年的冬天,在王屋山灵都观去世了。
她临终前,让弟子把那把“云心”琴送到当涂,送给李白。弟子走到半路,就听说了李白的死讯。弟子站在路边,看着手里的琴,哭了——这把琴,终究还是没送到他手里。
后来,有人把琴埋在了李白的墓旁,说这样,他们就能在地下,一个弹琴,一个写诗,再也不用分开了。
再后来,文人墨客们总爱写他们的故事。有本叫《杨贵妃秘史》的,说李白和玉真公主在敬亭山相伴终老,白天一起看山,晚上一起喝酒,李白写诗,玉真公主弹琴,日子过得比神仙还自在。
没人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但大家都愿意信。因为太遗憾了——两个懂彼此的人,一个是放浪不羁的诗仙,一个是清雅出尘的公主,明明在终南山的月光下遇见过,明明心里都装着对方,却偏偏被命运拆得七零八落,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现在你去终南山,还能找到灵都观的旧址。青石板路还在,松树下的廊柱还在,只是再也没有那个穿淡青道袍的公主,也没有那个抱着酒壶的诗人。只有风从松树林里吹过,“沙沙”响,像在念李白的诗,又像在说玉真公主的话。
有人说,每年中秋节的晚上,站在观前的石阶上,能听见琴音,还能听见有人在喝酒吟诗。你要是仔细听,能听出是“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还能听出是“长相思,在长安”。
那是他们的声音吧?是终于能在月光下相见的两个人,在说着当年没说完的话,喝着当年没喝完的酒。
毕竟,这世间最遗憾的,是“想见不能见”;而最幸运的,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哪怕,这回响,来得晚了一点,来得远了一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downclas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