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一下子反应过来,也跟着笑了。骆宾王站在后面,捋了捋胡子,眼里闪过一丝赞许——这杨炯,说话够劲,比直接吵架痛快多了。

        锦袍公子愣了半天,才明白过来被骂了,脸涨得发紫:“你敢骂我?”

        “不敢。”杨炯摊摊手,“我说个典故而已,公子对号入座,怪不得我。”

        高台上的英王听见动静,往下看了眼,见是杨炯他们,笑着摆摆手:“行了行了,斗个鸡而已,别吵了。杨炯,你们几个过来,这边有位子。”

        四人走过去,坐在英王旁边的空位上。英王指着场里的斗鸡:“你们也赌一把?赢了有赏。”

        卢照邻笑着摇头:“我们这些穷书生,赌不起。不如英王赏我们杯酒,我们给您吟首诗,比赌斗鸡有意思。”

        英王乐了:“好啊!那就吟首斗鸡诗,吟得好,赏你们一坛好酒!”

        王勃来了兴致,拿起笔,在纸上飞快地写起来,没一会儿就写好了一首《斗鸡赋》,开头就是“大哉鸡也,品类斯繁”,既写了斗鸡的热闹,又藏着“英声振俗,雄气滔天”的劲,把斗鸡写出了几分英雄气。

        杨炯接过来看了,提笔添了两句:“愿效搏虎,庶几霸王之道;岂徒斗勇,实乃豪杰之风。”卢照邻也凑过来,改了两个字,让韵脚更顺。骆宾王最后看了眼,点点头:“好,这才是该写的诗,不是那些无病**的玩意儿。”

        英王接过诗稿,读了一遍,拍着桌子叫好:“好!比那些只会写‘鸡声茅店月’的强多了!赏酒!”

        那天的斗鸡会,最后成了四杰的诗会。他们围坐在酒坛旁,你一句我一句,从斗鸡聊到文坛,从眼前的热闹聊到远方的理想,虽然穿的是布衫,喝的是粗酒,却比那些穿锦袍的权贵,活得更自在,更有底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