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找出一根细细的银链,小心翼翼地将蓝宝石穿起,戴在颈间,隐藏在衣领之下。冰凉的宝石贴着她的肌肤,仿佛一个秘密的誓言。

        然而,现实的阴影很快笼罩下来。次日,别苑的管事嬷嬷看似无意地提了一句:“郡主昨日在使馆音乐会气色甚好,皇后娘娘听闻很是欣慰。只是娘娘让老奴提醒郡主,如今身份不同往日,言行举止需格外谨慎,莫要辜负了陛下和娘娘的恩典。”

        梦婉琳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多谢嬷嬷提醒,婉琳明白。”她知道,这是姐姐委婉的警告。她与威廉姆五世的接触,终究没有逃过皇宫的眼睛。

        接下来的日子,对两人而言都是一种煎熬的拉锯。

        威廉姆五世在W国朝堂上,面对大臣们越来越急迫的立后谏言,只能以“国事繁忙,需从长计议”为由一再拖延,压力与日俱增。他几次想再找借口去兰蕙别苑,却都被各种“巧合”的事务绊住,或是收到暗夜帝国方面“委婉”的提醒,示意他应专注于两国正事。他明白,这是夜熙辰在不动声色地划清界限。

        而梦婉琳在别苑中,则更深地体会到了“静安郡主”这个身份带来的束缚。她收到的宫内赏赐更多了,姐姐梦婉莹偶尔也会派人送来关切的口信,但那种无处不在的“关注”也愈发明显。她不敢再轻易抚琴,怕琴音泄露心事;她尽量深居简出,减少任何可能引起猜测的行为。只有颈间那枚隐藏的蓝宝石,在夜深人静时,提醒着她那段短暂却真实存在过的月光对话。

        转机,出现在一个月后。

        W国东部边境突发小规模叛乱,一股前朝余孽勾结地方匪徒,袭击了粮仓和税所。虽然规模不大,但发生在复辟不久、人心未定的时刻,意义非同小可。威廉姆五世必须亲自前往督战,稳定局势。

        临行前,他顶着压力,做了一件极为大胆的事。他并未通过官方渠道,而是通过一位绝对可靠、曾受过他大恩的暗线,将一封没有署名、用语极其隐晦的信件,辗转送到了兰蕙别苑梦婉琳的手中。

        信上只有寥寥数语,用W国一种古老的诗歌隐喻写成,大意是:“远征在即,前路未卜。望君珍重,待我凯旋。蓝星为证,此心不移。”(“蓝星”暗指那枚蓝宝石)

        梦婉琳收到这封辗转而来的密信,双手颤抖,泪如雨下。她读懂了其中的决绝、承诺与风险。他在告诉她,他要去面对危险,他在向她承诺不会放弃,他在用这种极其危险的方式,维系着这份脆弱的联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