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帝国皇帝夜熙辰与皇后梦婉莹的世纪婚礼,其盛况与影响,如同巨石入水,涟漪扩散至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自然也传到了京西那座幽静的“兰蕙别苑”。
兰蕙别苑。
已成为“静安郡主”的梦婉琳,通过宫内送来的特制简报(内容经过筛选,避免刺激)和侍女们小心翼翼的谈论,得知了姐姐梦婉莹那场举世瞩目的婚礼。她屏退左右,独自坐在窗前,望着庭院中寂寥的秋景,心中百感交集。
有羡慕,有黯然,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与淡淡的祝福。她早已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和过往的罪孽。如今能在这别苑中安稳度日,已是姐姐和陛下天大的恩典。姐姐能得到如此盛大的幸福,她发自内心地为她高兴。那场婚礼,也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或许,也意味着她这类“旧时代”的遗留问题,真正被翻篇了。
她思索良久,决定送上一份贺礼。这份贺礼不能贵重(那会显得不合时宜且别有用心),但必须用心,以表明她的心意。她想起自己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幼时被逼着学、后来在别苑静养时重新拾起的古琴技艺。她花了数个日夜,精心挑选曲谱,反复练习,最终在婚礼次日,通过别苑管事嬷嬷,向宫内呈上了一份特殊的贺礼——一盘她亲自录制、用古琴弹奏的《凤求凰》乐曲磁带,并附上一张素笺,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恭贺姐姐、姐夫新婚大喜,琴音聊表心意,愿帝后永谐,盛世长安。——妹婉琳敬上”
言辞朴素,姿态卑微,却透着真诚。
数日后,帝国皇宫,凤仪宫。
梦婉莹收到了这份特殊的贺礼。她让女官播放了磁带,悠扬而略带忧伤的琴音在殿内流淌。听着那熟悉的曲调,看着素笺上小心翼翼的字迹,梦婉莹的眼眶微微湿润了。她能听出琴音中的祝福与忏悔,也能感受到妹妹那份渴望被接纳、又不敢奢求的小心翼翼。
“吩咐下去,”梦婉莹对女官说,“以我的名义,给静安郡主回一份礼,送些她喜欢的衣料、茶叶和几本新书。告诉她,心意收到了,让她好生将养,勿念。”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皇后愿意维持并缓和这层姐妹关系。
与此同时,W国国王威廉姆五世,作为重要藩属国君主,在参加完婚礼大典后,并未立即回国,而是依礼制留在帝都进行为期数日的国事访问。
一日,在帝国礼部官员的安排下,威廉姆五世参观帝国皇家艺术学院。在学院一处幽静的、展示古典乐器的偏厅内,他意外地邂逅了正在此借阅古琴谱的梦婉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