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重新看向屏幕,低声念出第一条:“最大优势:1、数据分析与建模能力。”
念完,他看向林窈,用眼神询问她为何将此列为最大优势。
林窈解释道:“这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当初刘所长他们看中我的核心原因。在社科院,定量分析能力是非常硬的通货。”
周砚深点点头,继续往下看,念出对应的短板:“短板:理论机制构建与阐释能力相对薄弱。”
“是的,”林窈接口,神色认真了许多,“社科研究,尤其是我们经济所的研究,不仅要知道‘是什么’——也就是数据呈现出的结果,更要深入回答‘为什么’——也就是背后的理论机制。
需要用严谨的逻辑构建理论框架,来解释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这是我需要加强的地方。”
“那解决方式呢?”周砚深看着下面列出的要点。
“精读顶级期刊的经典论文,还有院里资料室那些大佬们的内部研究报告和专著,”林窈指着屏幕上的字,“学习顶尖学者们是如何提出研究问题、如何构建理论框架、如何进行逻辑推演的。这是个慢功夫,需要沉下心来积累。”
她话锋一转,语气轻松了些,“不过,在‘数据要素’小组里,与擅长理论研究的老师合作,我也学到了不少,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理论提炼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后面要和他们多沟通才行。”
周砚深表示赞同,继续读下一条:“优势2:政策敏感度、政策设计能力与宏观洞察力。”
读到这里,他停下来,看向林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