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所长见人齐了,开门见山,声音洪亮:

        “同志们,上午的汇报非常成功!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就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成员,最终落在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接下来,我们的工作模式和输出形式,要进行战略性调整。”

        他敲了敲桌面,强调道:“我们与政府沟通的最主要形式,将不再是等待漫长的学术期刊发表周期,而是要动态、即时的提交《研究进展与深化建议》”

        刘所顿了顿:“就是说,我们根据研究进度,不定期地提交短、平、快的政策建议。特别是这次‘解剖麻雀’的案例研究,已经让我们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深层机制,完全可以形成更具针对性的操作方案。”

        “没错。”产业经济专家老李兴奋地补充,“比如针对我们发现的‘数据消化吸收能力瓶颈’,就可以立刻向经信委提出建议,在他们现有的企业技术改造扶持政策中,增加对‘数据治理顾问’或‘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的补贴条款!”

        计量专家陈教授也点头赞同:“形式要灵活,但内容必须扎实。每一条建议,都必须有我们的数据模型、案例访谈或交叉验证作为支撑,确保建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刘所长满意地看着大家踊跃的状态,总结道:“对!这就是我们接下来的核心任务——将学术研究的‘软实力’,快速转化为政策调整的‘硬依据’。

        我们要让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的同志们在制定年度计划、调整现有政策时,能第一时间想到我们,用到我们的成果!”

        他随即开始部署具体工作,细化任务,明确分工。

        当安排到案例报告的深化撰写时,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抬头看向林窈,脸上露出一丝恍然和歉意的笑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