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贝特明白,就他们这十几个亚美尼亚人想逃回去,很难,必须要把整个运河区搞乱,自己才能带着一些心腹回亚美尼亚。
阿里贝特又趁夜带人偷袭了一个羌戎守卫的据点,夺取了一些枪支弹药,然后再如法炮制,夺取第二个据点,再夺取第三个据点时终于被羌戎族士兵发现异样,双方爆发了激战。
一个羌戎族据点大概只有十来人,阿里贝特等人带着20杆枪,还有几百人,经过猛攻,最后拿下了第三个据点。阿里贝特干脆直接起事,号召运河区的战俘起义,反抗羌戎兵的压迫,要争取自由,打回自己的老家。
运河区的战俘长期受到很差的对待,心里早就憋了很大的怨恨,被阿里贝特一伙人的发动,立即成了燎原之势,开始了大规模的暴乱。
他们有的夺取羌戎兵的武器,有的直接拿上铁锹、铲子直接跟监督他们的羌戎兵干起来。羌戎兵虽然有武器,但是只有两个团6千人,而运河上参与暴乱的夷人有12万人。
经过持续的对战,那些乱军在阿里贝特的领导下,占据了优势,他们夺取了不少武器,消灭了约2000羌戎兵,把剩下的羌戎兵打的龟缩在几个据点里不敢出来。
这些乱兵还窜到尼罗河三角洲筹集水源和粮食,据点里的羌戎兵被围困住,缺乏给养,形势越来越危急。
吴元济率领镇东军到达叙黎郡和迦南郡以后,刚开始抓住杀掉一批叛乱的夷人,逞了一番威风,但是大部分夷人叛军全部撤离的到农村地区,跟镇东军打起了游击战,镇东军很难捕捉叛军的主力,清剿的效果不佳。
前面还没搞定,后面运河区又出了变故,吴元济心急如焚,本想撤回去一些部队,但是北边的两郡又闹的厉害,无法脱身,每天气的大发雷霆。
刘悟带着镇辽军乘船到达锡兰郡的科伦城,准备在这里休整一天再前进,突然有信使送来关于穆庭路发生暴乱的情况,催其到运河一带平叛。
刘悟带镇辽军提前来穆庭路,本就是防止夷人地区发生叛乱,没想到部队还没到,那边就出事,赶紧让所有士兵上船,急速朝苏伊士方向赶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