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在思政殿接见郑覃,郑覃禀报:“陛下,臣派人在国外几个路查访一番,发现有的路治理的还不错,但朱达路和穆庭路对待夷人压迫的比较重,感觉有可能会出问题。”
李纯叹了一口气:“王之孝和吴元济两个武夫,还在用打仗那一套治理夷人,朕说过很多次,华、襄、夷三族要搞好平衡,要适当照顾夷人的利益,他们都当耳旁风。”
郑覃又禀报说:“陛下要求开挖苏伊士运河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这个工程量很大,单靠那些战俘在沙漠中施工,进展缓慢,吴元济对那些战俘又很差,臣担心日久生变。”
李纯也有些忧虑:“你说的这个问题,朕也意识到了,单靠人力挖掘运河难度太大,朕已经让蔡耀宗他们研究专门开挖运河的机器,但是研发的速度没有那么快,至少明年才能出来,目前还是只能以人力为主。”
郑覃继续进言:“陛下,朱达、穆庭两路的安全问题不得不防,臣建议朝廷还是要早做准备。”
李纯说考虑了一会说:“这样吧,本来镇辽军就是要配到穆庭路方向,进行第三波作战,可以让他们明年初就提前开拔过去,起着加强镇守的作用。”
第191章三征方案
郑覃说:“再加一个军,即使有变,应该也应该能应付,吴元济和王之孝行政能力不足,臣建议还是换掉。”
李纯则说:“这两个武将都是立了战功的,没有合适的理由就拿下,会伤了武将的心,影响第三波征服行动。再等等看吧,如果他们犯了大的错误,有了合适的借口,再拿下不晚。”
既如此,郑覃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起身告退。
郑覃走后,李纯又感慨起来,当初自己带着好几个大臣,设计了一套治理夷人的办法,但是有的官员懒政,有的襄族蛮性难改,在有些地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李纯觉得,天下那么大,也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要自己亲自治理,只能是自己设计一套制度和框架,然后交给各级官员来具体承办。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能办事、会办事的官员,李纯也只能是积极物色,找到一个就提拔使用一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