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铁甲车内的弓弩射程有限,在20丈到60丈之间的距离内,攻击效果最佳,远了超出弓弩的射击范围,近了会形成射击死角。

        唐军炮兵在远距离就开始射击,让拜占庭的铁甲车措手不及,由于车只有两个人来推,铁甲不可能做的太厚,挡挡子弹还可以,一旦有炮弹打过来,超出了铁甲的承受范围。

        唐军炮兵为了打出更好的杀伤效果,采取连续射击的方式,对着铁甲车的方向猛烈射击,将很多铁甲车炸翻打烂,里面的拜占庭军有的死伤,有的逃跑。

        高处的拜占庭弓弩看到唐军炮兵发威,赶忙对唐军炮兵方向进行射击,唐军盾牌手看到附近的高层建筑有异动后,立即围着小炮进行保护。

        拜占庭的弓弩威力较大,还是对盾牌手造成了一定的杀伤,炮兵赶紧调转炮口对着有大弩的建筑物进行射击。经过一阵对战,大弩的威力自然无法跟小炮相比,大弩被炸坏,拜占庭军的射手非死即逃。

        唐军步兵看到本军的火力占据了优势,立即前出,消灭残存的大食军,一旦发现前方有铁甲车或者大弩,就停止前进,召唤炮兵过来射击。

        唐军的步炮协同,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尽管对战中唐军也有一些伤亡,但是拜占庭的伤亡更大,唐军逐步形成了绝对的优势。

        拜占庭军看到自己的两大利器已经开始失效,仅靠弓箭长矛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逐步往城北收缩。

        在唐军的持续打击和步步进逼之下,拜占庭军开始支撑不住了,黑衣大食毕竟不是拜占庭军的祖国,没必要为了黑衣大食死战到底。

        安条克认为,拜占庭军本是为了利益而来,与其在这里死耗不如尽快北撤,抢占亚美尼亚王国,至少也能将功赎罪。

        安条克想好以后,命令部队向北突围,而后沿着底格里斯河向西北方向逃窜,唐军看到拜占庭军出城,立即追赶,杀伤了一些拜占庭军,但是还是让其主力逃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