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愬率军从大不里士回到巴格达后,认为黑衣大食已经基本荡平,就派人去康城,将瀚海路的官员都接过来,一起到原定的首府巴士拉。

        不久朝廷就派人来传达圣旨,送来的圣旨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张广孝和镇海军的,张广孝升任帕迦路总督,部队拆成两个师,由于张广孝在亚美尼亚还没回来,使者就将圣旨交给李愬代为传达。

        另一个圣旨是关于镇西军和瀚海路的,镇西军也拆成两个师,一个为瀚海师,由副将孔文侃率领,留在瀚海路;一个为豫兖师,由副将陈弘岭率领,回国到开封府驻扎。

        关于瀚海路,主要是明确其最终的范围,瀚海路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波斯、伊拉克和阿拉伯半岛,圣旨里还专门强调,要在波斯湾南北各设一个郡,全路共14个郡,就此固定。

        李愬的部队已经占领了伊拉克和波斯,阿拉伯半岛目前被吴元济派的两个羌戎团守着。正好,当时李愬派了两个契胡团送战俘,留在了苏伊士运河,干脆对调过来,自己的两个契胡团分别驻守吉萨和亚丁,并将两地设置为汉志郡和萨巴郡。

        剩下的地方,在拉伊城设置波斯郡、在大不里士设置拜疆郡、在巴格达设置两河郡。

        波斯湾北面要设一个郡,就只能将伊斯法罕的那个团调走,波斯湾南岸都是沙漠,也搞不清为什么要设一个郡。李愬当然不知道波斯湾一带富含石油的事,无法猜到李纯的用意,只好执行。

        李愬命人找了一番,在设拉子正南方向找到一个沿海小城坎甘,此处位于波斯湾北岸的中部,也有港口优势,此处曾是古米底王国的地域,就设为米底郡。

        波斯湾南岸到处都是沙漠,不好找,最终在阿曼的北部找到一个小城凯勒巴,此处有些降雨,可满足用水需求,而且离波斯湾出口不远,也有港口优势,李愬联想到先前的巴林岛,与阿曼的名字结合,就将此处命名为巴曼郡。

        吴元济那边也收到了圣旨,圣意难违,吴元济爽快的将两个羌戎团召回,让两个契胡团返回,分别驻守吉萨、亚丁。

        处理好几件事以后,李愬又开始回忆起第一次巴格达之战的惨景,为那些死去的将士们难过。朝廷虽然后面给他们发了丰厚的抚恤金,还给时宏远追封爵位,但是斯人已逝,又怎是名利所能挽回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