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夷人管控

        元稹又询问学校的师资问题,蒋文辉也进行了汇报。襄人的高中和中专,只能聘请汉人来做,由于国内的大学生还没毕业,实际上只能从国内聘请的一些中专毕业生来教,只能先搞起来再说,等以后国内的大学生毕业后,新的教师全部聘请大学生担任。

        蒋文辉还汇报,由于汉人数量比较少,所以夷人学校的教师以襄夷两族为主,襄人学校的小学老师以襄族为主,初中以上才能聘请汉人教师,毕竟襄人要学汉语,汉人教的才会纯正一些。

        元稹听完,觉得万事开头难,蒋文辉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不错了,先开好第一炮,把教育事业搞起来,特别是对于襄人,有了学校也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可以加快吸引他们过来。

        看完两个学校,元稹又顺道去总督衙门看一下,发现那里也建的差不多了,也可以在七八月份搬过来。由于临时挤在西贡城内,符真路的办公场所极为有限,也没法多招人,所有人都忙得半死。

        元稹想,等衙门修好了,办公空间充足了,从华襄部队的退役老兵那里招一批人,再招一些有文化的人担任文员,让各个部门配齐人员,把符真路的架构全部搭建起来,

        元寿铭上次因为宗教改革迟缓,被元稹批了一通,这次搞夷人事务就不再磨叽,当即率领民政厅的人开始干起来。元寿铭认为夷人需要*****和身份牌的,主要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因为这些人和华襄两族临近,需要区别身份,那些农村地区的都是夷人,不必急着办。

        关于护照,既然华人的户口都在国内,就让他们回国内的户口所在地去办,目前华人都有身份牌先用着,要求他们必须在一年内利用回国的机会办好护照。

        至于襄人、夷人的护照,只有出入境的人才需要,有需要的就让他们到各郡的民政局去申办。

        制作护照、户口本和身份牌,自然需要一些成本,元寿铭决定参照以前国内的价格,每本户口本、护照,每个身份牌都各收五文钱的工本费。

        元寿铭思虑已定后,就跟元稹汇报此事,元稹听了元寿铭的构想,觉得总体还算合理,但是一些细节还需要更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