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阿大道沿途主要是荒漠草原,只有少量是农田和居民地,征地难度不大,沿途地势还算平坦,修整起来也不费事,难度最大的是沿途要经过不少河流,特别是锡尔河、伊犁河都属于大河,必须架设大型桥梁。

        等吕元膺带领内地的修桥施工队过来,就开始大规模的干起来,但是架设桥梁是个慢功夫,比较关键的锡尔河、伊犁河大桥同时开建,至少也需要两年的时间。

        李愬认为,不管是发展经济还是稳定当地的局势,瀚海路必须吸引内地的襄人过来。由于康城只是瀚海路的临时驻地,以后首府要移到黑衣大食境内的巴士拉,李愬无法大规模往康城吸引人口。

        李愬和吕元膺商议后认为,来瀚海路的属于游牧的契胡族群,都是以家族、部落为单位,如果能够有足够的利益,就可以成群的吸引他们过来。

        李愬经过五人政务会商定,出台了一个大政策,那就是但凡契胡人来瀚海路,可以挑最好的牧场,征服的夷人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属民,每个领的收入只需交三成,日常事务完全自主。其实这个政策就是朝廷政策的扩大版,给予契胡人更大的权限,相当于本地夷人的统治民族。

        李愬派人将这个政策首先传播给瀚海路的契胡人,这些契胡人口口相传,都知道了瀚海路的政策更好、幅度更大。

        特别是那些来瀚海路的各领官员,前期只带了一些属员、民兵营和少量的家属,控制力不强,听说出了这个政策,心里有底了,开始派人返乡大规模招徕契胡人过来发展。

        为了稳妥起见,李愬还专门写奏折将此事汇报给朝廷,希望朝廷能够支持。李纯收到奏折后认为,前期各路发展都不容易,政策上只要没有大的偏向,朝廷还是要予以支持,不仅同意该意见,还让沿途各地给西进的契胡人提供方便。

        契胡人都是游牧民族,经过本族人的动员以后,特别是那些各领官员的亲属、族人,都想跟着沾光,既然有更好的牧场和权益,干吗不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三五中文;http://www.downclas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