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李纯的旨意,裴度带着监察院的人全面进驻交通部,开展大规模的审计和调查,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大笔经费,成为调查的重点领域。

        经过监察院一个多月的审计和调查,裴度发现交通部的经费使用存在严重的问题,共有五万多贯的铁路建设经费、运输费用被交通部各级官员贪污瓜分,加上交通部各级官员收受的贿赂两万多贯,合计有七万多贯的贪污受贿金额,其中交通部尚书刘元景一个人贪污受贿的金额就达两万贯。

        按照当时正三品京官的俸禄计算,一年发俸30贯、禄米300石,全部折钱合计48贯,刘元景贪污受贿的金额相当于其年收入的四百多倍,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额。

        查完交通部,裴度又带人到鲁青道进行严查,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审计调查,在鲁青道的官员队伍中,发现了五万多贯的贪污受贿金额,其中鲁青道巡抚李逢吉一人贪污受贿达1.6万多贯。

        裴度关于对交通部、鲁青道的调查结果先后送到朝廷后,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李纯决定让中书省会同人事部和监察院,讨论对涉事官员的处分意见。

        武元衡对贪污受贿行为深恶痛绝,强烈要求严惩,呼吁对刘元景、李逢吉两个贪腐罪行严重的官员判处死刑,并掀起一轮反腐风暴,对官场进行大规模进行整治。

        监察院正使裴度赞同武元衡的意见,并表示要扩大调查的范围,对其他涉贪涉腐的官员进行跟进调查,对刘元景、李逢吉等人曾经工作过的其他衙门进行调查,进一步深挖罪行。

        崔群则认为,反腐要抓,但是贪腐情况古来有之,如果执法严苛、株连过多,将会影响大批官员,不利于政局稳定,建议将反腐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白居易、元稹等人赞同崔群的意见,认为刘元景等人对朝廷还是有一定功劳的,功过相抵,建议将其终身流放到肃慎。

        武元衡、裴度和崔群、元稹、白居易等人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武元衡等人认为,如果如果对贪腐一味宽容,将会让官员丧失敬畏之心,反贪效果就会打折扣。

        崔群等人认为反腐没有错,但是水至清则无鱼,惩戒的同时也要把官员的贡献考虑进去,反腐行动如果株连过多,会影响朝廷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