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行以华带襄的远征策略,就要提前做好两件事,一是必须要提前制定政策,华襄如何分配权益,纯靠忽悠肯定不行;二是提前训练襄人部队,作为十大军团的辅助部队,这个需要两年。
李纯决定花上一段时间,对境内、境外的整体形势进一步梳理,制定一个大的规划,统筹考虑对外征服治理和华襄两族权益分配的问题。
唐朝实施锁国令后,元稹按照李纯的要求,从外事部派出了不少暗探跟随出境的商队、船队,在沿途各国搜集有价值的情报,绘制沿线的地图,记录山川地形、行军路线和各国的人口、经济、军事情况。
这些情报源源不断的汇总到外事部,而后由外事部的进行梳理,汇编成情报图册,分别交给皇帝、中书省、军事部,作为制定对外方案的参考。
经过对各种情报图册近一个月的研究,并对一些外事部的官员询问情况,加上以前自己关于唐朝时期世界历史知识的记忆,李纯对此时大唐以外各地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掌握。
在唐朝附近地区,前几年唐军对周边发动了一**规模的军事打击,几个对唐朝有一定威胁的较大政权,全部肢解成小国。
唐朝分方向派了四个宣慰使,对这些小国每年收取一定的贡赋,使用羁縻政策统治,回鹘、西域、吐蕃、南诏一带的各小国对唐朝总体上还算恭顺,各自老实过自己的日子,实际上是唐朝的属国。
自从建立边境隔离带以后,外国人无法进入唐朝境内,周边政权难以经常与唐朝往来,六个边城仅维持一些必要的商业往来,唐朝与外界的交往越来越少。
李纯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境内的发展上,对于四个羁縻统治的地区的管控并不严格,各小国只是有部分部落首领经外事部批准后,才得以进入唐朝境内朝拜,经济往来都在几个边城完成,与唐朝的关系逐渐淡化了。
按照李纯的想法,境内的八大襄族,跟汉族联系更紧密一些,以后让他们出去到境外夷人地区发展,可以给汉人腾出更多的生存空间。
境外的四个羁縻地区,主要都是一些草原、荒漠、高原、山区,不太适合汉人生存,有点鸡肋的感觉,朝廷不愿投入过多的精力在这些地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