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李纯在和几个大臣商讨政事,武元衡突然感叹道:

        “陛下的思路真是太丰富了,想了那么多办法,每年都有不同的新办法、新措施,臣都有点跟不上了。”

        李纯道:“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说的是心态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具体事务需要处理,这些事务不处理好,就会形成堵点,制约国家的发展。治理国家,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把阻碍发展的问题解决了,国家才能顺利发展,不断富强。”

        崔群说:“像陛下这样一直想、一直忙,太辛苦了,有没有一种思想或制度,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发展存在的问题,比如很多人说按照孔圣人的思想就可以治国。”

        李纯道:“朕对老子、孔子的书都有学习思考过,老子、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在那个认知低下的时代,形成了一个成体系的学说,为做人和治国提供了一个思想框架,但是框架毕竟是框架,不可能预见和解决所有具体问题,所以人们必须要在理解这些思想的基础上,还要学习一些其他知识,提高能力,比如学习数学、科学、经济等。”

        武元衡说:“陛下的话倒是解开了我的一个困惑,以前有些人说孔子的思想是真理,有大用;有的人说,儒学只会说好听话,没法实用,现在想来,都是有些偏颇了。”

        李纯说:“孔子的思想是他一生实践的感悟,当然是有大用的,但是越是有大用的思想,往往学起来难,用起来也慢,很多人熬不住,就称之为没用,还有些人学点皮毛,夸夸其谈,都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读。”

        崔群说:“陛下这些年不再尊崇儒学,弘扬其他学科,很多人还以为陛下不认可孔子的思想。”

        李纯道:“孔子是伟大的,但是受限于当时的年代,他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真理,这就需要后人进一步弘扬发展,有些儒者死抱着他的理论,排斥其他学科,故步自封,实际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如果一直如此,只能等着其他国家发展强大,反过来侵略我们华夏。”

        武元衡说:“不至于吧,放眼世界,唯有华夏的实力最强,还有哪个国家能跟华夏较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