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人自知打不过唐军,本来以为让给唐军一些地盘,唐军就会退走,没想到唐军继续朝其中心地带进发,彻底麻爪了。在渤海国,显德府又称中京,是仅次于龙泉府的存在,一旦丢失,其挨着的龙泉府也将不保,渤海人这次是没法退了,只能抵抗。

        蛟河镇与显德府之间的威虎岭,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也是一道险关,渤海人准备凭借天险,与唐军在此决战,打退唐军的进攻。渤海人集中了3万精锐,在威虎岭凭险固守,准备了大量的滚木礌石,设置了大批弓箭手,专等唐军来攻。

        唐军刚开始发动试探性攻击,上面的滚木礌石就砸下来,堵住了前进道路。由于山路难行,李听将大炮留在了扶余城,只带了一些轻便的小炮和火枪、炸弹。

        对于这种山间隘口,单纯的小炮轰击难以造成实质性的突破,李听决定采取正面牵制,侧翼攻击的方法。主力在正面牵制敌军,派出两个千人的分队,利用山间小路,翻山越到敌人侧后,利用火枪和炸弹对敌军发动攻击。

        渤海军把主要防御方向设置在了前方,面对侧后的攻击缺乏有效手段,手里的弓箭,不管是射程还是射速都难以和火枪对垒,只能是被动挨打。

        趁着渤海军两面受敌,李听在正面也发起了攻击,前面由少量人员带着护盾在前方开路,其他人员占领有利位置进行掩护,交替前进。仍有一些渤海军往下投滚木礌石,唐军的炮手、枪手专门盯着这些敌军打,露头就打,搞的山上的渤海军死伤惨重。

        在唐军的前后夹击下,山上的渤海军陷入了困境,如果继续死守可能有被困死的危险。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渤海军利用地利的优势,熬到了天黑,然后收缩兵力,在次日黎明进行突围,沿小路朝显德府狂奔而去。

        平辽军对地形不太熟悉,所以并不追赶,集中力量清理道路上的滚木礌石,然后迅速通过威虎岭,直扑显德府。在威虎岭设伏的渤海军逃到显德府后,与城里的守军汇合,准备在这里据城死守。

        显德府离龙泉府较近,是渤海国的战略要地,渤海军极有可能进行增援,李听决定来个围点打援。平辽军留一半兵力围困显德府,一半兵力在显德府东北方向渤海军来援的必经之路上,选择有利地形设伏。

        显德府是龙泉府的重要屏障,不得有失,渤海军派出2万多人过来增援,唐军派出的斥候,立即回报李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