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除了那六个卿监,其他中低层的都不敢有意见了,几个少卿、少监选择合适的岗位平调,有资历的郎中积极竞争余下的少卿位置,空缺的又有员外郎竞争,还有地方的官员参与竞争,想着入朝为官。
整个朝中的三省六部都动起来了,有进取想法的人,都想借机争取到自己心仪的岗位。
中书省和吏部前后折腾了半个多月,总算是把朝中各部的岗位调剂到位。原来的六部加新增的三部,共九个部,全部按照要求设置五人政务会,各增加两个少卿的位置,并对根据工作能力和个人意愿调剂岗位。
剩余的五寺两监一台,即司农寺、太常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国子监、都水监、御史台仍保持原来的人员和架构不变,防止人员一次性变动太大。
李纯觉得,司农寺管农业,大理寺管审案,都水监管水利,都是干实事的单位,卫尉寺前面已经提扩充了,目前没必要改。
太常寺、太仆寺、国子监、御史台,目前也各有职能,目前没有改的迫切性,计划等后续时机成熟了再改不迟。
机构改革还是要循序渐进,一下子增加太多职责,也没有那么多人才,新的部门熟悉岗位、培养人才也需要时间。
六个要动的卿监,鸿胪寺正卿赖正文最终还是不愿在元稹手下干侍郎,跑去礼部任左侍郎,原礼部左侍郎葛元礼愿意去外事部任左侍郎,太府寺正卿崔右甫到户部任右侍郎,接程异的缺,光禄寺正卿张西原没找到其他合适他的岗位,就去了门下省任门下侍郎。
其他三人均服从安排,匠作监正监肖时新任科工部左侍郎,军器监正监林文礼任科工部右侍郎,少府监正监江志平任工商部左侍郎。
元稹很高兴,他正看不上那两个老家伙,葛元礼跟自己关系还可以,又把原来的鸿胪寺少卿卢弘进推荐提拔起来任外事部右侍郎,卢弘进对他感恩戴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