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茂就是一个七品小官,突然接到皇帝的接见,并赋予任务,激动不已,知道这是自己表现的机会,带着县衙里的人忙开了。
他先是派人到新都营建范围内的百姓家里宣传,从此严禁再新建房屋,谁敢建就拆谁的,他还带人经常出来查看,发现有人建房直接拆除。
第47章选定新都
在工部进行测量、规划时,罗县令也是非常配合,帮着工部摆平了地方不少杂事。柳晟对罗茂印象不错,在后面颍州长史空缺时,向吏部推荐罗茂,吏部也知道迁都是皇帝关注的大事,就授予罗茂颍州长史一职,并兼任下蔡县令,继续协助工部营建新都的工作。
李纯等人离开下蔡时,已经五月份了,一行人乘车沿陆路,经寿州、庐州、滁州往扬州进发,天逐步热了,李纯也不愿多活动,一路按照惯例沿途略有停留,接见一下地方官员和名士,六月初到达扬州。
自隋朝开凿大运河以后,扬州作为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发展日益兴盛,成为南方的大都市。当年隋炀帝巡游扬州,对南方美景流连忘返,以至于最后丢了江山,死在扬州,可见扬州的魅力。
到了唐朝,因为北方战乱不休,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大量人员南迁,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扬州作为南方第一大城市,更加繁荣。与长安、洛阳主要依靠政治权力搭建的都会不同,扬州是一个完全靠商业和贸易发展起来的城市,商业氛围浓厚,居民富庶。
有了张敬则的前车之鉴,淮扬道布政使柳公绰就清醒多了,带着几个主要属员,轻车简从,中规中矩的按照要求,在扬州西门迎接李纯一行。看到没有那些花架子,一切都简约适中,李纯心情不错,对待柳公绰比较热情,攀谈了一会后,一起进入扬州城。
柳公绰准备的欢迎宴,也让李纯满意,基本都是淮扬口味的特色菜,大都是当地常吃的菜品,荤素搭配,吃起来味道还不错。
从菜品选择上和宴会招待上,柳公绰等人显然是比较用心,花费不高,服务人员也不多,但是让人吃的赏心悦目。陪同用餐的几个地方官员,殷勤而不谄媚,热情而不逾矩,李纯对淮扬道的印象不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