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妃子都去了,刘嫔那边也不能不管呀。

        刘嫔人虽然长得漂亮,但是没什么文化和见识,思维层次比较低,李纯不怎么喜欢他,但是毕竟也是自己的老婆,偶尔也是要来走动一下,顺便也看一下自己的二儿子李恽,李恽比较老实内向,学习也一般,但李纯也会经常关心他。

        刘嫔出身于社会的底层,家里人大都没什么文化,也没有人当官,最后多方打听,挑了刘嫔一个稍微有点文化的,办事机灵的堂兄刘士瑜。李纯按照唐朝的门荫制度,在宗正司给他一个九品的小官,算是照顾了。

        家里有人沾光当官,刘嫔自然高兴,也派贴身宫女邀请李纯过去,吃喝慰劳一顿,后面又是温存一晚。

        这些天,李纯白天操心选人,晚上又要交公粮,真是累的够呛,足有五六天没有再去后宫那边。陪三个老婆都让自己这么辛苦,要是真搞个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自己还不累死?

        李纯觉得作为君主,既要有宏图伟愿,干一番大事业,造福百姓,但是也不能冷落了身边人。

        古代孟子和墨子有过仁爱和兼爱的讨论,孟子主张由近及远推行仁爱之心,墨子主张对所有人推行无差别的兼爱之心。事实表明人都是有亲疏远近的,要做到无差别的兼爱是很难的,这也是儒家最终胜过墨家的原因。

        李纯记得史书上说,清官海瑞非常注重名声,对待亲人很严苛,女儿因为偷吃了别人的饼,被他关起来饿死,小妾因为和母亲吵架,被他逼得上吊。

        戏曲里说,包公当官的侄子被人诬告,贪污携带了好几箱金银回家,包公对自己的亲人贪污非常恼怒,没有深入调查就命人将他铡了,后面发现箱子里都是石头。

        李纯认为为君为官,造福百姓是好事,但是不能为清名所累,更不能苛待亲人,难道亲人就不属于百姓的行列?对待亲人还不如那些不相识的百姓?

        第33章慎用外戚

        李纯赞赏有些官员坚守公正廉洁、倾心为民的好官,但是他不认同一些官员为了博取清名的极端做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