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侯府,
李宸回来以后,便醉心于自己的事业。
薛蟠在经济上的臂助自不必说,丰字号的掌柜也并非都是庸碌之辈。
若非这些积年的老人儿勉力支撑,如薛家母子这般做甩手掌柜,偌大家业怕是早就难以为继。
如今财力、人力俱备,再辅以林黛玉那份锦绣才学,李宸眼下最要紧的,便是如何将这份“学习心得”包装得足够诱人,能教人一见倾心。
此世科举制度绵延百年,体系完备,市面上各类闱墨、选本早已数不胜数。
若非出身官学、国子监的刊印,便得有当代大儒亲笔批注作序,总归离不开一个“正”字,讲究的便是师出名门,源流清正,响当当的权威。
可权威,难免会让寻常学子望而生畏,以为高不可攀。
“既然如此,我这开篇,何必再引什么圣人微言大义?”
李宸眸光一闪,心思已然活络起来。
县试不过是科举之路的初阶,面对的多是根基尚浅的蒙童与寒门学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