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脸色一滞,提起酒杯的动作都顿了下来,尽皆看向李宸,“科举?”
勋贵集团和文官集团称不上是水火不容吧,但也在朝堂对立明显。勋贵子弟考科举,天然就被仕林歧视,先前更有考官因为将勋贵子弟选在名次前列,便惹得学子闹事,到处宣扬考官收受贿赂,朝廷都因此介入其中调查。
自此以后,应对勋贵子弟科举取士,考官都会慎之又慎。
毕竟谁也不想平白无故的给自己招惹麻烦。
贾家作为最显赫的门第之一,都避免不了这种问题,宁国府的大老爷贾敬高中进士,最终都没能做官,而是不理俗务,修道去了。
传言,便与文官的迫害有关。
迎着三人诧异的目光,李宸潇洒饮尽杯中残酒,而后才道:“如今大靖朝文武不能齐平,崇文之风席卷南北,纵使我们勋贵以武勋起家,也不得不有所转变。火中取栗,亦有可为。”
看李宸的气派,还真看不出几分虚实,三人环环相顾,一时竟都不知说些什么。
一直冷眼旁观的贾宝玉,此刻终于寻到了反唇相讥的缝隙。
贾宝玉偏喜闺阁风趣,饮酒不能做行酒令,已让他感觉了无兴致,李宸一开口偏又提及什么前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