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上个月特意从外面那个张大姐家那个开满花的小院里搬回来,说看着喜庆、能给店里添点生气的粉色月季。

        那陶土花盆哪经得起黑皮那么狠踹,''哐啷''一下就裂成了好几瓣,黑褐色的泥土溅得到处都是,刚开没几天的、粉嫩嫩的花苞和叶子,被他们用脚上的破皮鞋碾过来碾过去,

        全都烂了,花瓣都嵌进泥里了,混着碎陶片……那场面,简直……简直欺人太甚!"

        这种通过破坏财物进行暴力威胁的行为,在当地废旧物资回收行业这个竞争激烈、有时游走于灰色地带、讲究"势力范围"的领域并不罕见。

        根据该县城城关派出所去年发布的一份内部治安情况通报,类似通过打砸店铺物品、破坏经营设施等方式进行恐吓、

        施加压力的案件,每月都有数起记录在案,多与行业竞争、债务纠纷或旧怨有关。

        通报中特别提及,去年全县范围内就至少发生过三起较为典型的废品收购站经营者因拒绝不合理低价转让货物(如含有铜、铝的废电机)或旧怨而遭到威胁、恐吓乃至财产破坏的案例。

        其中最严重的一起,位于城西的老李废品站,因拒绝低价转让一批含有稀有金属的废旧电路板,其店铺门窗连续三晚被不明身份人士砸毁,

        最终老李身心受创,担心家人安全,不得不低价盘掉店铺,离开了县城。

        王猛此刻遭遇的,正是这类典型的地方性行业暴力缩影,其模式(先威胁恐吓,再破坏财物立威)、手段乃至目标的选择(挑选看起来较弱或"不合作"的经营者),都带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和底层逻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