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妈跟我说的呀。”
李芸笑着捏了捏她的脸,指腹触到孩子软软的皮肤,
“你妈妈小时候,舅妈也给她织过这样的袜子,不过是红色的,上面绣的是小梅花,她穿了三年,脚长了还舍不得扔,最后我改成了护膝,冬天戴在膝盖上,暖得很。”
周婉茹则打开竹编小筐,里面放着个红漆拨浪鼓,鼓面上画着只小兔子,兔子的眼睛还是用朱砂点的,红得鲜亮,鼓柄包着防滑的蓝布条——
布条是用她结婚时的枕套改的,1995年她嫁过来时,姥姥给她做的枕套,纯棉的布料洗得软了,包在鼓柄上不硌手。
“这是你妈妈小时候玩的拨浪鼓,1985年你姥爷去上海出差买的,当时你姥爷坐了12小时的绿皮火车,
那时候绿皮火车时速只有60公里,北京到上海要24小时,姥爷是提前两天出发的,就怕赶不上买玩具。”
周婉茹把拨浪鼓递给笑笑,
“他在上海城隍庙的玩具店挑了半天,试了十几个拨浪鼓,就觉得这个声音好听,不刺耳。
你妈妈当年抱着它,走到哪儿摇到哪儿,鼓面都被她敲破过两次,还是你姥姥用针线补好的,你看这鼓面,还有两道浅浅的补丁印,是姥姥用同色的布补的,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