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市场逐渐稳定后,林凡又把目光投向了乡镇。

        他翻了半个月的县城地图和人口数据:县城周边有5个乡镇(李家庄、王集镇、刘村铺、赵湾、陈屯);

        常住人口中0-6岁儿童近8000人,其中李家庄1800人、王集镇2100人,是孩子最多的两个镇。

        但他跑了两次集市发现,这里的童装大多是10元、20元的地摊货,是比县城尾货更差的“三级货”。

        李家庄集市上,有个宝妈给孩子买了件15元的短袖,回家洗了一次就缩水3厘米,孩子穿着紧绷绷的,只能扔了再买;

        王集镇的一位奶奶,给孙子买了条20元的牛仔裤,裤腰上的塑料纽扣一扯就掉,孙子差点误食。

        林凡跟王猛说:“乡镇家长不是舍不得花钱,是没地方买好衣服——咱去把好货带过去,肯定有市场。”

        王猛第一次去李家庄赶集,推的是辆改装过的二八大杠自行车:

        后架焊了三层松木货架,每层长80厘米、宽40厘米,能放10件衣服,货架刷了清漆防蛀,还铺了米色帆布(怕灰尘弄脏衣服,帆布是从县城布店买的,25元一米);

        车把上绑了个充电小台灯(赶集早,早上六点天没亮,方便顾客看布料细节);车筐里装着两样“神器”:

        一块剪下来的新疆长绒棉样品:用来演示“怎么搓都不褪色”,他还带了瓶温水,搓完水还是清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