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灯下的质检
上次我路过,看见有宝妈拿着件向日葵外套跟店员吵,那花瓣是机器印的,洗两次就掉渣,露出里面糙得扎手的回收棉,线头粘在孩子衣领上,宝妈急得眼圈都红了。”
他把衣服放进次品堆时,动作轻得像怕碰坏了什么,“咱这招牌,差一点就是给顾客退货的理由——
宝妈们给孩子买衣服,比给自己买还仔细,袖口的针脚、领口的布料,哪处细节没做好,她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咱不能让人家抱着希望来,拿着糟心的衣服走。”
那些挑出来的15件次品,叠得整整齐齐,林凡没像其他商户那样“偷偷混着卖”,而是找了个新纸箱,每层都垫了软纸,还附了张手写的质检报告;
连“第3件左袖针脚少2针”“第11件绣标偏移0.8毫米”都标得清清楚楚,要求工厂重新加工。
工厂老板来取货时,接过报告翻了两页,手指在“返工要求”那栏顿了顿,抬头看林凡的眼神里多了点佩服:
“县城商户里,你是第一个跟我们要‘返工报告’的,连针脚数都标得这么细。”
第二天开店时,晨阳正斜斜地淌进橱窗,把挂在最前排的碎花小外套染得暖融融的。
林凡从柜台后拎起件绣着小雏菊的卫衣,特意指尖捏着绣标边缘,对着阳光举得高高的——
那花蕊里的银线立刻泛出细碎的光,像撒了把星星碎,他笑着冲刚进门的宝妈晃了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