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个两平米的角落,放个从旧货市场淘的旧桌子(十块钱)和两把旧椅子(五块钱),摆个保温桶盛现煮的橘子水。

        橘子是在菜市场收的尾货,表皮有点皱,但果肉很甜,五块钱一大袋,能熬好几桶。熬的时候放两勺冰糖,熬到橘子皮都软了,晾温了喝,甜而不腻,孩子爱喝。

        再进点小蛋糕,是附近面包店的尾货,当天做的,晚上七点后便宜卖,进价五毛一个,卖一块。蛋糕很松软,里面还有葡萄干,孩子肯定喜欢。

        他想:

        家长带孩子来,就算不买东西,也能歇脚喝杯橘子水,吃块小蛋糕,显得亲切,下次说不定就来买东西了。

        他还在页脚写了进货原则:“只拿五百块的货,卖完再补,绝不能压钱。”

        以前在棚子,他贪多进了太多货,最后卖不出去只能亏本甩卖,有的积木放久了还受潮变形,这次得吸取教训。

        他列了详细的进货清单:橡皮50块(111块)、积木20套(60块)、水彩笔30盒(45块)、童装20件(300块)、童鞋15双(120块)——算下来刚好475块,剩下25块留着应急,卖完这些再补,绝不多进。

        他还计划下次去市里,跟批发商磨“真彩”文具的长期代理价:

        “要是能谈到四毛一块橡皮,一盒水彩笔一块三,就能多赚点,以后还能进点‘真彩’的油画棒,孩子肯定喜欢。”

        另外,他还想订两箱AD钙奶,每箱二十四瓶,进价八毛一瓶,卖一块二——有牌子的东西,家长看着放心,孩子也爱喝,还能带动其他货的销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