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刷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红漆掉了些,却还醒目。

        放学铃刚响,穿蓝校服的孩子像小麻雀似的涌出来,家长拎着菜篮子跟在后面,偶尔停下来买根冰棍(五毛钱一根,奶油味的最受欢迎,上次他看一个孩子买了,舔得满脸都是),烟火气裹着风往鼻子里钻。

        街上有文具店(只卖作业本和钢笔,没有玩具和儿童衣裳)、小吃铺(卖包子和粥,早上人多,中午就冷清了)、理发店(只给大人理发,不给孩子剪),

        唯独没有一家专门卖儿童用品的——这不就是他要找的“空白”?

        街口往里走五十米,一家挂着“转租”木牌的店撞进眼里。

        是家国营日杂店,玻璃门上的“国营日杂”木牌掉了半块漆,露出里面的木头底色,风一吹,挂在门后的旧风铃叮当作响,像在叹气——

        这风铃还是以前国营店开业时挂的,现在铃舌都锈了,声音发哑,听得人心头发沉。

        玻璃蒙着层灰,用手指一擦能留下一道白印,能看见里面空了大半的货架,货架上的铁架都生了锈,黄褐色的锈迹爬满了架子,一碰就掉渣。

        墙角堆着几个破纸箱,上面印着“雪山牌洗衣粉”的字样,红颜色掉了色,露出牛皮纸的本色,箱子都被老鼠咬了几个洞。

        木牌上写着个座机号,数字用红漆写的,“3”和“8”掉了两处色,得凑近了才能看清,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非诚勿扰”。

        林凡抱着笑笑站在对面的树底下,看了半小时——放学时,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从店门口过,有的会往里面瞥两眼,似乎在琢磨这店要做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