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把最详细的夹板图纸和技术要求留下。我让团队立即开始设计。”

        接下来的几天,赵四抽调了几名精干的技术人员,组成了一个临时项目小组。

        设计工作进展很快,因为目标明确——不求功能繁多,只求在加工手表夹板这个特定任务上,达到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很多标准直接借鉴了大型机床的经验,只是按比例缩小。

        母机再次被调用,这次的任务是加工那些小巧玲珑却要求极高的核心部件。

        车间里的老师傅们看着图纸上那些比以往小得多的零件,都格外小心,操作起来如同雕刻工艺品。

        钱家兄弟没有离开,他们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守在车间里,亲眼看着那台庞大的母机,如何一丝不苟地“分娩”出拯救他们工厂的“小精灵”。

        每当一个闪着金属光泽的精密小部件加工完成,经过检测合格,两人都忍不住小声欢呼,仿佛已经看到了国产手表光明的未来。

        不到两周时间,一台结构紧凑、泛着崭新油漆光泽的桌面级高精度坐标镗床,在“盘古计划”的车间里组装完成。

        它静静地立在角落,与旁边庞大的母机和五轴平台相比,显得毫不起眼,却凝聚着同样的精密制造精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