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千辛万苦把母机搞出来,不就是为了解决生产瓶颈吗?”

        “先稳稳当当干半年,把欠账还上,再考虑别的也不迟。"

        "新机床是纸上谈兵!周期长,风险大!”

        “到时候生产任务完不成,新机床也没搞出来,怎么交代?"

        质疑声此起彼伏。李副部长和周主任沉默地抽着烟,没有表态。

        赵四平静地等声音落下,环视一周:"既然要算账,我们就好好算一算。"

        他拿起粉笔,在粗糙的黑板上划出两条线:"一条路,用母机直接生产零件。三个月,最多完成七个急件。"

        "另一条路,"他画出一条向上的曲线,"用这三个月制造核心模块,交给哈齿厂。他们现有的设备改造后,一年可以多生产三百套合格齿轮。"

        他转身面对孙工:"孙工,您说哪条路更划算?"

        孙工张了张嘴,还没说话,赵四已经继续:"而且这不是一次性的。核心模块可以持续产出,惠及更多工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