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国际同业交流数据,”赵四巧妙地模糊了数据来源,语气自信,“我们的这款齿轮,在主要精度指标上,达到了DIN6级标准,相当于美国AGMA12级精度。”

        “其单项齿距误差控制在……以内,齿廓总偏差优于……,这些数据,已经接近甚至部分超过了德国ABC公司同规格产品去年公布的水平,而他们的产品单价是我们的四点七倍。”

        他又拿起一块金属样板:“至于表面光洁度,我们采用新工艺加工的这批样品,达到了……,这个水平与日本某知名精工企业提供的标准样板相当。”

        他目光扫过柜台里的手表:“还有这款手表,其校表仪综合测试误差为……,防震性能……,防水深度达到……。”

        “这些指标,完全达到了瑞士手表入门级品牌的公开标准。”

        一连串精准的数据、权威的标准引用、流畅的双语切换,不仅让吴处长听得目瞪口呆,连周围其他展团那些懂技术的外贸人员也纷纷投来惊讶和敬佩的目光。

        赵四最后看向吴处长,语气沉稳而有力:“吴处长,现在您还认为,这些代表着中国当前最高加工精度和制造水平的产品,寒酸吗?小家子气吗?不足以代表国家形象吗?”

        “我们不是来摆阔充场面的,我们是来用实实在在的质量,为国家赢得尊重和订单的!”

        吴处长张了张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之前的怒气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无可辩驳的技术数据冲击得烟消云散。

        他愣了半天,才有些尴尬地推了推眼镜,语气缓和了许多:“这个,赵明同志,你们准备得很充分啊。这些数据……都有扎实的检测报告支撑吗?”

        “每一份数据,都经过我们部属最高计量检测单位的复核,报告完备,随时可以调阅。”赵四斩钉截铁地回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