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的工作,往往是最难的。”
李老赞许地点点头,“不迷信国外,敢于走自己的路,立足现实条件,又能着眼长远发展,你这个‘工业基础能力’的提法,很有见地。”
“听说你还提出了‘火种分发’的思路,很好!技术只有用起来,才能真正产生价值。”
接着,李老又询问了几个关键技术细节,比如硬线数控的稳定性、微电子学组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赵四一一作答,条理清晰,既说明了已取得的进展,也不回避存在的困难,同时基于知识图谱的视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审慎而富有远见的看法。
李老听得非常专注,不时微微颔首。
最后,他感慨道:“我们国家底子薄,搞工业建设,尤其需要你们这样既有扎实技术功底,又有战略眼光,还能沉下心来干实事的年轻人。”
“你们现在做的工作,是在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打地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然后,李老将目光转向一直安静坐着的苏婉清,语气更加温和。
“苏婉清同志,我也了解过你的情况。在医院工作很辛苦,救死扶伤,同样是重要的岗位。”
“赵明同志能心无旁骛地搞科研,离不开你在背后的理解和支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