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组长,您看这时序……”
负责电气的马工转过头,脸上带着无奈。
他们已经调整了小半天,换了好几个不同规格的延时继电器,效果都不理想。
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坚强。
国外早已开始使用数字控制系统,而我们还只能使用简单的电路控制。
赵四走到控制柜前,手指拂过那些冰冷的金属器件和彩色的电线。他在心中默念:
“签到。”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继电器顺序控制时序优化经验包】!【大前门香烟一包,现金2元】!”
一股信息流涌入,系统不是给的高深的算法,而是大量关于继电器特性、触点抖动、电磁阀响应延迟以及如何通过巧妙的线路设计和器件选配来精确控制时序的实践经验。
尤其是一种利用电容充放电配合小型继电器,构成更稳定、可微调延时环节的土办法,让他眼前一亮。
这确实没有利用工业单片机简单编程就能实现控制方便,缺任然是我们的前辈能够想到的解决办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