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早期硅平面工艺入门知识包(精简实践版)】![现金5元,全国粮票10斤]!”

        一股关于硅材料清洗、氧化、光刻、扩散、引线键合等最基础工艺步骤的原理、关键参数控制要点、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的知识流涌入他的脑海。

        这份技术蓝图与赵四记忆中超越时代的工厂流水线、自动机器人完全不同。

        这是一份基于当前国内可能达到的技术条件,经过高度精简优化,更强调实操细节和工艺稳定性的“入门指南”和“避坑手册”。

        这股知识的涌入,瞬间让赵四脑海中原本有些模糊的构想变得清晰和具体起来。

        他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他需要的“钥匙”!

        他马上铺开稿纸,结合刚刚获得的系统知识,快速起草了一份名为《关于在“盘古计划”框架下开展微型化、高可靠性军用电子元器件预研的初步设想》的方案。

        通过项目包装,巧妙地将远景布局包装成了对现有军工项目的必要补充和前瞻性技术保障。

        基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赵四在方案中重点强调了现有电子管和分立晶体管在尖端装备微型化、抗干扰和可靠性方面的瓶颈。

        同时提出需要探索新的“固体电路”技术路径。

        方案的核心提议是:设立一个高度保密的“微电子学小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