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巧妙地将系统知识转化为自己“灵光一现”的设想和“文献调研”的成果。
会场安静下来,各位专家先是惊讶,继而陷入沉思,随后眼中纷纷露出豁然开朗和兴奋的光芒。
赵四提出的思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妙啊!双频干涉……这样可以有效克服环境干扰,提高测量稳定性!”
计量所的老专家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说,“赵组长,你这个思路太关键了!我们马上组织人手,成立精密测量组,就按这个方向攻关!”
“对!光学部分我们可以联合长春光机所!电路部分找清华无线电系!”另一位专家立刻补充。
最大的技术瓶颈找到了突破方向,会议气氛瞬间扭转。
之前的疑虑和畏难情绪被强烈的求知欲和挑战欲所取代。
一个个技术小组迅速认领任务,分工协作的框架快速搭建起来。
在随后的日子里,赵四穿梭于各个攻关小组之间。
他并不直接提供具体的图纸,而是凭借系统赋予的深厚理论功底和远超时代的目光,在关键节点上提出方向性的建议,引导专家们避开歧路,直扑核心。
当精密主轴小组为轴承预紧力调整精度苦恼时,他提示可以借鉴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精度微量进给机构原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