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小组,看似是小机构,但使命重大,牵涉面广。以后的工作,要更加讲究方式方法,既要敢于碰硬,也要善于团结。需要我出面协调的,随时开口。”

        “谢谢主任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组织的期望。”赵四沉稳应答。对赵四而言,这既是机遇,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他需要尽快搭建班子,明确工作思路。

        他首先向周主任申请,将王永革和陈继业这两位知根知底、能力互补的室友调入小组,作为核心班底。周主任爽快同意。

        接着,他又列出清单,申请调阅部里掌握的近年来各重点厂矿、科研院所上报的技术难题汇总、质量事故报告以及进口设备技术资料,准备从海量信息中筛查潜在的“短板”风险。

        工作千头万绪,刚刚展开。这天下午,赵四正在办公室整理初步的工作计划,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信封上熟悉的清秀字迹,让赵四疲惫的精神为之一振。

        是苏婉清的来信。

        他拆开信,娟秀的钢笔字跃然纸上。信里,苏婉清先是关切地询问了他出差是否顺利,身体是否劳累,语气比以往更显亲昵。

        接着,她分享了医院里的一些近况,提到采用之前建议的艾灸辅助疗法后,几位慢性病患者的反馈不错,字里行间透着工作带来的小小成就感。

        然后,笔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羞涩和期待:“…前几日父母问起你,我将你工作上的事情简单说了说,他们很是为你高兴。”

        “这个周末,家里攒了点粮食,包饺子,母亲让我问问你,若有空,可否来家里吃顿便饭?他们想当面谢谢你上次带的点心,也…也想和你聊聊。”

        信的末尾,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只是简单地写着:“盼复。婉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