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主任再开明,也绝不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更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审查。

        通过手册编写巧妙地暗示?但手册面向的是广大厂矿基层,且编写周期漫长,远水救不了近火。

        雷达磁控管这种高度专精的军工领域,也绝非一本通用技术手册所能覆盖。

        装作无意间发现一份被遗忘的苏联专家笔记?风险同样极大,经不起深入推敲,且无法解释其前瞻性。

        赵四缓缓坐倒在旁边的旧木箱上,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攥住了那份沾满灰尘的六零年报告。档案室里寂静无声,只有他粗重的呼吸声。

        他必须找到一个绝对稳妥、能完全融入他现有行为和身份的方式,将这份预警,尤其是那几条关键的解决思路,以一种合理且可信的方式,提前传递出去。

        时间不等人。危机正在倒计时。

        他闭上眼,脑海中飞速盘算着自己所能接触到的所有资源、所有人脉。革新办…周主任…王工…甚至…那位看他不顺眼的马工?不,马工绝不会相信他。

        或许…不需要直接点明预警?而是以一种技术推演或前瞻性课题研究的名义,在问题尚未大规模爆发前,就恰好地提出相关的技术攻关方向?

        比如,利用革新办整合全国技术难题的职能,主动向相关领域的研究所或工厂,发出一种“基于现有技术趋势的潜在风险调研”或“征集前瞻性解决方案”?

        或者,借助编写手册需要调研的名义,联系相关的军工配套厂,在无意中了解到他们生产中可能存在的某些细微工艺波动,然后顺理成章地提出自己对材料提纯或烧结工艺的某些不成熟的想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