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沪上闲逛
弄堂口,围着洗得发白围裙的姆妈(妈妈)们,一边拣着稀疏的菜叶,一边用绵软快速的沪语交谈,语调里有一种历经风雨后的家常与精明。
赵四拐进一条稍微宽敞些的商业街。一家百货公司的橱窗里,陈列着一些不要票证的商品:印着红双喜字的暖水瓶、绣着精巧花样的手帕、玻璃纸包着的奶油话梅、还有各种式样的发卡和有机玻璃扣子。
他走了进去。里面顾客不多,售货员的态度带着一种上海特有的、恰到好处的距离感,不过分热情,但你需要时,她又能准确说出商品的细节。
赵四仔细挑选起来。给娘买了一条深咖啡色的羊毛围巾,厚实又低调;给妮儿挑了两个扎辫子的彩色绸带,一大盒包装精美的动物饼干,还有一个铁皮制的、上了发条会蹦跳的小青蛙——这玩意儿花了他一块二,算是极奢侈的玩具了。
想到苏婉清,他略费了些思量。最终选了一支英雄金笔,笔尖纤秀,适合书写病历和开处方;又买了一小盒上海特色的桂花香脂,香气清甜不腻。想到她伏案工作学习时或许能用上。
他还特意称了两斤上海著名的鲜肉月饼,用油纸包好,准备带回去给室友王永革和陈继业尝尝南方的味道。又买了几包城隍庙的五香豆和梨膏糖,可以分给科里的同事。
提着这些沉甸甸的“战利品”,赵四心里踏实了些。
这些具体而微的物品,似乎能短暂地抵御周遭弥漫的匮乏感,将一份遥远的牵念和分享的心意落到实处。
他在街上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面馆,用二两粮票和一毛五分钱,吃了一碗阳春面。清汤,细面,几点葱花,味道鲜美。店里的人们安静地吃着,偶尔交谈,声音也压得很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