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顿了顿,添上一句:“就写到这儿吧,你多保重。赵明”

        写完信,他仔细看了一遍,确认语气得体,内容妥当,这才小心地折好,装入信封,写上地址。

        看着那盏跳动的煤油灯,他仿佛能看到苏婉清收到信时,低头的模样,嘴角不由微微扬起。

        第二天,他把信交给了去厂部办事的王永革,让他帮忙寄出去。

        “放心吧四哥!保证送到邮局!挂号信!”王永革拍着胸脯,笑嘻嘻地揣着信跑了。

        日子依旧在忙碌和压力中一天天过去。

        偶尔在车间遇到棘手难题,或是在食堂啃着剌嗓子的窝头时,想起还有一个人也在另一条战线上努力着,心里便会莫名多出几分力气。

        而这份通过信件往来、含蓄而克制的相互问候与鼓励,也成了这段灰暗岁月里,一抹不易察觉的亮色,温暖着两个年轻而疲惫的灵魂。

        自那以后,赵四觉得,在这艰难时世里,似乎多了一份淡淡的、遥远的牵挂和暖意。

        日子没过几天,厂部办公室的电话就又追到了技术科。

        李科长接完电话,脸色就有点凝重,转头就叫住了正准备下车间巡检的赵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