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最后,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赵四身上。

        “赵明同志这份报告,写得非常好!问题看得透,建议提得实!体现了一名优秀技术骨干的责任心和远见!”厂长首先定了调子。

        “这说明,我们的技术人员,没有只埋头拉车,也在抬头看路,想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转为慎重:“但是,总工说得对,这事关重大,超出了我们一重厂的范围。我们不能越俎代庖。”

        “这样,”厂长做出决策,“第一,技术科成立一个轴承材料应用与需求研究小组,由赵明同志牵头,李科长负责协调,进一步深化这份报告,补充更详实的数据支撑,特别是针对我厂不同主机设备的轴承工况和失效模式,进行更精细化的分析,提出更具体、分阶段的需求目标!”

        “第二,由厂办牵头,准备一份公函,将这份报告的核心内容和我们的初步建议,以技术交流函的形式,抄送鞍山钢铁公司、上海第五钢铁厂等主要供应商,先探探口风,听听他们的意见和专业看法。”

        “第三,下次部里召开行业会议时,我将亲自向部领导汇报这个想法,争取由部里出面,组织一次小范围的、由主要用户和钢厂参加的技术协调会,共同商讨提升关键基础件材料质量的可行路径!”

        厂长的决策层次清晰,既肯定了赵四的工作,又没有盲目冒进,充分考虑到了现实的复杂性。

        第72章技术讨论

        “赵明同志,你看这样安排如何?”厂长看向赵四。

        “厂长考虑得非常周全,我完全同意。”赵四立刻表态,“我们小组一定尽快完善报告,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