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了几个失效件,发现根源多是钢材纯净度不够、内部缺陷多。”

        “我就想着,咱们不能光被动接受,也得主动从用户角度,向钢厂反馈更具体、更技术性的需求,甚至参与推动材料本身的改进。”

        “这份报告,算是一个初步的梳理和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

        李科长听着,神色渐渐严肃起来,开始仔细翻阅报告。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眼神也越发专注。

        报告里指出的问题,他作为技术科长,或多或少也有感受,但从未如此系统、清晰地被总结分析过。

        而那些改进建议,更是让他眼前一亮,许多思路是他从未想过,或者想过但觉得无从下手的。

        “电渣重熔渣系微调…结晶器冷却优化…”他喃喃自语,手指在稿纸上划过,“这些点子…有点意思啊!”

        “小赵,这些资料你从哪儿查到的?论证得很充分啊!”

        “主要是结合了一些国内外的期刊论文,还有咱们厂自己的失效分析数据。”赵四含糊道。

        “我觉得,这些方向值得深入研究。如果咱们厂能牵头,和钢厂联合搞一下技术攻关,说不定真能啃下这块硬骨头,把咱们主机的可靠性提上一个台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