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动作利索地收拾好工具,对还在那跟锉刀较劲的钱鑫鑫说了声“走了”,便快步朝车间办公室走去。报名点设在那里。

        办公室门口已经围了几个人。负责登记的是厂工会的一个年轻干事和一位戴眼镜、气质斯文的中年男老师,据说是从附近中学请来的。

        “姓名,年龄,车间,工种,原有文化程度。”干事头也不抬地例行公事。

        “赵四,十九,三车间,钳工,初一肄业。”赵四平静地回答。这是原主的真实学历。

        干事记录着。旁边的中年老师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这么年轻的二级钳工?还来上夜校?有点意思。

        “行了,明天晚上七点,厂子弟小学一楼教室,带笔记本和笔。下一个!”

        报名很顺利。赵四转身离开,正好撞见一个熟人——陈云。

        这陈云二十五六岁,也是三车间的二级钳工,比赵四早进厂好几年,技术马马虎虎,全凭熬资历混上来的,平时就有点瞧不上赵四这种“一步登天”的。

        此刻他正叼着烟卷,吊儿郎当地也来报名,看到赵四,嘴角一撇,露出个嘲讽的笑容。

        “哟嗬?这不是咱们车间的技术天才赵四吗?”陈云故意拔高嗓门,引得周围人都看过来,“怎么着?二级工都满足不了你了?还跑来上夜校镀金?咋的,理论知识也能帮你修机器啊?我以为实操天才不用学这些理论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