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厂的?听说你们厂前段时间出了个全市比武冠军,也叫赵明,不会就是你吧?”李向阳惊讶地打量着他,“这么年轻?三级工?”

        “运气好而已。”赵四笑了笑。

        另一个引人注意的是靠窗上铺的张夏生,来自第一机床厂,戴着眼镜,神情有些倨傲,是厂里重点培养的技术员,听说理论功底很扎实。

        张夏生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地接话:“技术比武更侧重操作精度和速度。进修班偏重理论和系统性设计,是两码事。”

        “在这里,基础理论更重要。”言下之意,操作工在这里未必吃得开。

        李向阳嘿嘿一笑,拍了拍赵四肩膀:“别听他的,能来这儿的都是好手。以后互相学习!”

        第二天一早,吃过食堂简单的棒子面粥和窝头,学员们走进了第一教室。

        上午是苏联专家伊万诺夫主讲《机械制造工艺学》。

        专家语速有些快,旁边的翻译员有些跟不上技术术语的节奏,偶尔会出现卡顿。

        张夏生等人听得微微皱眉,努力捕捉着翻译的每一句话。赵四却听得毫无障碍,甚至能敏锐察觉到翻译偶尔的误差。

        当伊万诺夫讲到大型工件装配的应力释放与精度保持关系时,翻译卡在了热时效和振动时效的处理工艺对比上。

        伊万诺夫重复了一遍,显得有些不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