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 > 综合其他 > 科技之锤 >
        智能云实验室平台则由30台gpu工作站集群组成,交给三月掌控,提供全面的容器镜像以及各种软件包环境。

        至于正在建设中的智能硬件实验室,未来目标是建设一个最全面的智能硬件库,包含各种板卡、传感器、芯片等等……

        所有这些实验室都是在宁为的协调下,用宁社自有资金通过社会渠道建设跟采购,日常维护跟消耗也由宁社聘用的专业维护管理人员进行,甚至每年还能反哺给学校一笔用地租金。换句话说宁社看中或者要做的项目,完全可以绕过学校,使用自家的实验室完成,所以产权归属非常明确。

        时不时的还会有学校教授借用这些设备,所以作为宁社社长的陈典诚,自然是有资格飘起来的。

        这么说吧,现在在学校里,陈典诚跟宁社三位副社长,已经比学校一般的教授还要出名。甚至不止是学校,即便是社会面许多科技公司的老总,都希望能跟宁社领导层打好关系。

        当然,这可并不是说宁社这帮人真能横着走,比如陈典诚,在研究中心内部,从来不让那些学弟、学妹们喊他社长,因为宁导每每横他一眼,都能让他灵魂震颤。

        这还真不是因为宁为平日里太严厉,单纯只是因为学习到一定境界后,陈典诚才感知到宁导在数学跟人工智能这个方向上的研究有多么的深不可测……

        这么说吧,外人都觉得宁社极为风光,设计出的算法,几乎都引领了市场潮流,那些难度极大的算法,在宁社这帮天才孩子脑子里,似乎都不叫个事情,搞一搞,就出来了。

        但只有参与过这些算法设计过程的孩子们才知道他们中间遇到过多少难题,递归无限循环、定义最优值报错、明明设定好了收敛条件却始终无法收敛,或者无法收敛到最佳位置……

        林林总总,高级的、低级的所有各种难题都碰到过,无法可想的时候,一帮人就开始磨教授们,然后发现,找宁导才是最快捷正确的打开方式,不管多麻烦的问题,从来都是第二天就能得到反馈建议,然后照着建议的方向去思考,一般三天内就能把问题给解决了。

        于是宁为在宁社这帮孩子心中也有个外号“宁算百”。翻译过来就是算法届的百科全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