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 > 综合其他 > 科技之锤 >
        很明显,傅洲想岔了。

        如果宁为此时知道这件事,大概率不会觉得太感动,只会觉得麻烦。就好像此时的网络上,已经闹成了一片。但这真还不能怪网友们,实在是他在获奖感言透露出的那些消息的确太惊人了。

        动不动就把原本180纳米的工艺直接推进到65纳米,这特么逆天了啊!要知道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做事情要循序渐进,搭积木也得稳好了根基,才能堆得更高。

        虽然对于网络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来说甚至还没搞清楚md架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所谓的三维硅通管芯片技术又需要用到哪些仪器制备,高纯度碳纳米管溶液是如何制备的,碳纳米管又是如何排列来以达到需要芯片需要的性能,毕竟这些技术细节到目前为止根本没有渠道公布出来。

        但是许多人懂得查资料啊,找到现成的脉络可寻,然后科普啊!

        比如2001年当时的芯片制程是130纳米,当时英特尔的代表产品是奔腾3处理器。三年之后,也就是2004年才到了90纳米元年,那一年的奔腾4处理器率先采用了90纳米制造工艺,当年的英特尔,英飞凌,德州仪器,ibm,以及联电和台岛积电大概同步拥有了这种技术。到了2006年,英特尔跟amd才推出了65纳米的制造技术。

        换句话说,回顾曾经硅芯片的发展史,全世界将芯片制程从130纳米推进到65纳米,用了整整五年时间。而且这个进展可不止是芯片制程进展的历史,2002年台岛积电的一位工程师提出了湿法的概念,让光刻机技术从曾经的干式光刻机突破到了浸润式光刻机,到2004年台岛积电跟阿斯麦共同研发出第一代浸润式光刻机,这才让芯片制程向前推进了一个时代。

        现在换到宁为这儿,从他上次在央视新闻上露脸,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华夏有个数学博士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芯片架构,能够颠覆半导体市场,到昨天他在沃尔夫颁奖典礼上发言声称将新芯片工艺制程突破到65纳米,还不到一个月。

        这足以让大多数人觉得不可思议,到底什么情况?或者说什么情况下,能让一种新技术用不到一个月时间,走完了之前全世界需要五年才能完成的技术飞跃?不是说好了,技术主要是靠累积的么?

        更可怕的是,制造这种新芯片的相关仪器跟设备也没听说过有什么革新啊?生产这种新芯片的设备是哪家公司?有没有上市?这些问题都被提了出来。甚至宁为的那番发言到底是不是信口雌黄?这些问题都在网上被提了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