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5月18日,星光熠熠的第59届戛纳电影节正式拉开帷幕。无数家国际主流媒体早在半个月前就蹲守在这座海滨小城里,把原本僻静的城市挤得水泄不通,更别提全球各国慕名而来的影评人、影迷、粉丝——
文化也是一种武器,就像光鲜亮丽的好莱坞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美国最优秀的宣传机器之一,它的电影霸权无人能挡。
就像尽管去年戛纳被大师级导演统治后,电影节的艺术总监宣布今年要推陈出新,努力扶持新人,但再多欧洲新面孔也无法阻挡所有人对好莱坞的关注:担任电影节开幕片的《绿袖子》,闭幕的《达芬奇密码》,在戛纳首映的《X战警3》,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通天塔》,薇诺娜·瑞德参演,这次会和男友基努·里维斯一起走红毯的《阳光小美女》,本·阿弗莱克和阿德里安·布洛迪的《好莱坞庄园》……
好莱坞一如既往,霸道不讲理地夺取了绝大部分关注。尽管不少独立影评人在观影前就大骂戛纳过分跪舔大西洋彼岸,但他们也清楚,没了好莱坞,戛纳的煊赫风光马上就要塌一大半,欧洲独立电影的声势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然黯淡。
正因如此,凯瑟琳·霍丽德凭借她的名气和过往作品的质量,这次直接在没有让任何一位评委观影的情况下,就有一部主演的电影霸占首日开幕,还有一部由她制片的电影《阳光小美女》入围主竞赛单元……这位美国乃至全世界最火爆的巨星,这次就算自己不能带着奖杯走,以她的威势和光环,评委会也不可能忽略她。
而从这届评委会成员的年龄来看,他们也堪称戛纳电影节历史上最年轻的组合了。来自中国、意大利和英国的女评委章子怡、莫妮卡·贝鲁奇和海伦娜·卡特无疑是红毯的焦点,而戴着墨镜的评委会主席王家卫在许多记者询问他和章子怡是否会对中国影片格外关照时,这位导演也用官样的回答说,电影语言没有国籍……
简·坎皮恩作为本届戛纳电影节“金马车”的终身成就奖得主,受到的欢迎待遇虽然不如去年的乔治·卢卡斯(毕竟去年连法国空军都出动庆贺),但也相当热闹:霍利·亨特、梅格·瑞恩、山姆·尼尔等合作过的明星纷纷亲自到场祝贺,因故未能参加的妮可·基德曼也录制了祝福视频在沙滩荧幕上公开播放。去年因坎皮恩的藻海无边加冕的凯瑟琳·霍丽德更是等足了时间,在坎皮恩结束获奖感言后,才率领绿袖子剧组压轴走完红毯,并对坎皮恩表达支持。
在海边盛大的阳光下,正在电影宫的卢米埃尔厅外等候的影评人们看到众多采访他国电影人的记者匆匆结束,如同洪水泛滥般扑向红毯——好吧,一看就知道是凯瑟琳来了。全世界都热烈关注着她的电影,她的情史,她甜蜜动人的礼服,她挽着走上红毯的男人……
“裘德今天一个人来的啊,”一名记者和耳麦里的朋友嘀嘀咕咕,“我还以为他会带新的人来……哦,加里·奥德曼居然在和乌玛·瑟曼打招呼,伊桑·霍克脸都僵了,他生什么气啊,都和乌玛走离婚程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