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勉强掩饰恼怒地坐回去后,斯皮尔伯格笑眯眯和他们挨个握手。他打量了一下现场的男女比例后,提出大家早就想问而不太好问的问题:“汤姆,怎么没看见凯蒂呢?”
大家的眼睛像被点亮的灯泡,紧紧盯着他。而汤姆猝不及防地深吸一口气,语气潦草:“她在百老汇忙着呢。”
“她参与的是不是《凡我子孙》今年的复排?”斯皮尔伯格语气安抚地说,“丽贝卡·米勒和我聊到了这个,汤姆,你不必把那些差评放在心上,影评人的刻薄是职业修养。”
斯皮尔伯格来之前看过报道——凯蒂和汤姆异地几个月了,凯蒂在纽约除了舞台剧表演的差评外,以疯狂购物和置产著称,媒体报道了她短短数月的开销就超过1400万美元,讽刺她“挽救了纽约因经济危机而濒危的奢侈品和购房市场”。
但斯皮尔伯格没有关注到的是,一家澳洲媒体还以“我要挣脱婚姻束缚”为标题,刊登了据称是凯蒂亲口说的一段心里话:她恨她现在的样子,恨这样的婚姻经历,恨她的丈夫信仰。但即便如此,回想几年前世界之战宣传时,凯蒂对汤姆那种纯然的爱慕崇拜,再想想当下这对夫妻的裂痕,斯皮尔伯格也颇有几分感慨。
丽贝卡的著名剧作家父亲亚瑟·米勒在2005年去世后,各国演艺界为了以示纪念,电影方面虽然没有大的动作(上一部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就是凯瑟琳和丹尼尔十二年前的《严酷的考验》),但他的经典作品开始在世界各地的剧院里不断复排,《凡我子孙》是其中最声势浩大的项目。
可是第一次走上百老汇舞台的凯蒂这次表现恶评如潮,票房也一塌糊涂,受到了无数剧评人的批评。纽约邮报称她的表演“像木头一样”,纽约时报认为她接不住同组其他经验丰富的演员的流畅表演,“带来的主要是她身为汤姆·克鲁斯妻子的名气之光,而不是任何内在的火焰”,今日美国写到“霍尔姆斯的表演努力但呆板”……
并且每一份报纸最后几乎都对这部复排剧注定亏损的惨淡结局,归咎为观众走进剧院只是为了看看谁是汤姆·克鲁斯的妻子,而非凯蒂的演员身份。更尖酸刻薄一点的媒体,就直接拿十年前妮可的《蓝色房间》做比较了:毕竟虽然这部舞台剧争议颇大,奖项上也没有水花,但剧团票房收入起码是《凡我子孙》的四倍……
连妮可也没想到在媒体那里,有一天她居然能在票房上取胜——果然,美国人太爱又太怨汤姆·克鲁斯了,只要和他结婚,无论有理没理都会挨骂。
“我当然不在意凯蒂的差评,毕竟我的很多电影也会挨骂。”汤姆看了一眼凯瑟琳,这才说出他和凯蒂吵到连这次电影首映都不一起出现的真正缘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