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前的颁奖季铩羽而归后,娜塔莉沉寂了很久。并不是因为凯瑟琳这个对手(或许她根本算不上凯瑟琳的对手——也许凯瑟琳早把她这个炮灰敌人给忘了,毕竟她连韦恩斯坦都能扳倒),而是希望用时间来恢复自己的业内名声。

        虽然这三年以来,她对凯瑟琳·霍丽德一直抱有一种羡慕和妒忌混合的复杂心态,但也不得不承认,凯瑟琳根本没有对她施以报复……也许让她看着凯瑟琳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报复。所以她当评委主席,愿意容忍她来当小小的评委,看着她怎么又在戛纳光彩照人,一呼百应……

        娜塔莉觉得自己未必没有这一天。她还那么年轻,家族的人脉仍在,CAA著名经纪人布莱恩·洛德也没有抛弃她,她相信自己的未来仍然很有希望:她犯过一次错,绝不会再踩进这个坑了。

        哈佛大学的学历让她有了永不厌倦的通稿内容——谁叫好莱坞的文盲遍地都是。所以在布莱恩的精心设计下,她这两年远离好莱坞,去耶鲁大学旁听课程。有隐私法保障,她走进校园就能发在耶鲁大学就读心理学硕士的通稿,耶鲁也不可能公开打脸。

        而媒体……媒体自然会锦上添花:她只是旁听,没有注册也没有学籍,但媒体已经帮她把论文标题都编了出来……绝大部分杂志读者都不会去核实,那她的高智商人设又再次得到了巩固——我才26岁,娜塔莉不甘心地想,我还这么年轻,演技也这么好,我怎么可能不成为最好的演员呢?

        不过她的母亲并没有听到女儿的话——即使罢工结束,母亲依然非常关心这些消息:也很正常,这次一百天罢工实在是轰轰烈烈,不仅轰掉了无数剧组,连金球奖等大大小小的颁奖季风向标也不能幸免,娜塔莉第一次看到没有明星出席的金球奖,主办方情急之下只能召开记者发布会宣布奖项……

        好在奥斯卡毕竟是好莱坞最后的门面,甚至是美国的门面,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前十天,罢工终于在编剧工会取得了90%想要的利益后宣告结束——这个时候奥斯卡投票都截止了。大家这才晃过神来:今年的奥斯卡根本没人公关啊!

        不过要娜塔莉说,这可能还比往年公平许多,毕竟提名者有再多的公关费也撒不出去:看看影帝影后是谁吧,丹尼尔·戴-刘易斯,玛丽昂·歌迪亚——后者甚至是纯粹的法国片里的法国女演员,这对排外的奥斯卡可太难得了。要知道如果只按演技论,获奖得主的美国演员里一半都名不副实……格温妮丝·帕特洛不就是吗?

        “妈妈,别关心罢工了,就算编剧和演员能拿到DVD分成又怎么样,”娜塔莉不耐烦地说,“还不是只有一线能拿?我现在还没混到那个阶段呢。现在我只想知道,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到底愿不愿意让我去试镜黑天鹅……”

        她心里多少有点担忧:凯瑟琳凭借达伦的梦之安魂曲拿过女配,黑天鹅又是彻底的女主戏,如果凯瑟琳看上了……就算达伦一直不喜欢凯瑟琳又怎样?出资人是福克斯探照灯,凯瑟琳想拿到这个角色就跟动动手指一样容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