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部电影在,詹妮弗告诉凯瑟琳,她认为明年的金球奖不用发愁了,无论如何也有提名,只是奥斯卡很勉强——她今年过于年轻的双提名已经是学院极大的褒奖了(这点可以对比莱昂收获的“待遇”),除非碰到了什么意外,她明年是拿不到奥提的。实际上,凯瑟琳怀疑,由于自己15岁第一个女配提名,19岁女主女配双提名的成绩,她以后很可能会让奥斯卡评委们对她更加严格,否则对不起之前给予她的声誉。
说起来,罗杰之前拍的一部电视电影曾经入围过英国电影学院奖,而凯瑟琳在英国的那半个月也去参加了第5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的颁奖典礼。毕竟她收获了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提名,战火中的伊甸园又入围了最佳外语片。
当然,结果仍是一无所获,英国电影学院和奥斯卡的评委相对重合,凯瑟琳能感觉到他们在这个被称为“英国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悄悄发泄怨气——泰坦尼克号一无所获,洛城机密却连获两个奖项,最好笑的是,最佳导演居然颁给了执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巴兹·鲁赫曼。相比之下,巴兹的妻子凯瑟琳·马丁拿到艺术指导奖反倒合情合理得多。在巴兹和凯瑟琳·马丁发表获奖感言时,镜头总是扫到凯瑟琳的面前——这大概也是主办方看了那期今夜秀后的恶趣味,再说,莱昂纳多和克莱尔因为没被提名,所以也没有参加,现在只好找上她来拉收视率了。
凯瑟琳当时看着马丁优雅的仪态,思绪拨回三年前在悉尼的那一天。真奇怪,只过去三年吗?他们经历过太多,她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和莱昂过完了一辈子。那时候的她,满心都是该如何通过严酷的考验这部电影的试镜,就像现在对待诺丁山的筹备一样,而莱昂当时是如此热情地配合帮助她,让她感觉难得地安心,也让她第一次不再只是偶尔约会,或是和迈克尔那样的夏日短恋。那时候,她并没有想到自己会走到结婚的地步。如果不是泰坦尼克号对她的帮助实在太大,她甚至有些后悔当年答应了莱昂去试镜——没有后续那些因缘巧合,也许他们不至于走到今天。
现在想起那一刻,她无比确定——三年过去,她并没有怎么变,但莱昂大概已经变了,而她已经快要失去相信他会回到从前的信心,又或者说,他原本就是这样狂妄自大,只是之前出于对她的爱而愿意掩饰。而现在,他也失去掩饰的耐心了。
凯瑟琳回过神来,开始认真和罗杰讨论刚才希斯的试镜。他们本该一开始就讨论这个,但罗杰夸奖起菲丽斯和莉莉都穿过的那条墨蓝色的绣花旗袍,鼓动凯瑟琳在诺丁山里也试试这种亚洲风格的服装。凯瑟琳也有所心动,当场打电话告诉服装设计师舒娜·哈伍德,在那段男主角妹妹生日宴上给安娜·斯科特设计一套类似的长裙。
“他确实是这几批人选里最出色的,就是口音一不注意控制,就太明显了。我们是在英国拍诺丁山,不是在澳大利亚。”罗杰和凯瑟琳重回正题,看希斯第一次的试镜录像带时不无遗憾地说。
“这毕竟是希斯第一次试镜的时候,他是2月试镜的吧?那时候我都没签合同,也许他不够认真。”凯瑟琳也有些举棋不定,希斯·莱杰的澳洲口音很迷人,但的确不太符合一个伦敦书店老板应有的口音——哪怕让凯瑟琳来反串,她的英音都能胜任了。希斯上个月又试镜了三次(这次由于她的加入,男主角的年龄随之下调,因此年轻男演员对此的热情都明显提高),最近的一次在三周前,由于时间不算充足,即使他的进步很明显,但不留神还是会有出戏的感觉。
凯瑟琳沉思着说:“他要是真想要这个角色,就应该继续多上一下口语课。现在离开拍至少还有一个月,他保持这样的刻苦态度,倒也来得及,何况他最近一次试镜也是半个多月前了,没准他又有进步。我拍战火中的伊甸园时,温习德语的时间也不算充足。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指望他的敬业程度,还是得多看几个人选——我不得不再次可惜,因为伊万·麦克格雷格真的很适合这个角色,可卢卡斯估计还是不乐意我和伊万在星战前传上映前后的这几年拍爱情戏。”
当然,她完全可以不顾乔治·卢卡斯的反对,邀请伊万加入,那样什么都不用愁了,反正星战前传后期特效都做了一半,卢卡斯也不能把她和伊万开除。但是,卢卡斯可是在她因为泰坦尼克号饱受压力、几乎无戏可拍时,慷慨地给予了她女主角的恩人,这样的大人情她至今还没机会还回去,总不能恩将仇报吧。
“卢卡斯那边怎么说?先不提麦克格雷格,”制片人兼编剧理查德·柯蒂斯岔开话题(他是新西兰人,自然也希望希斯能入选),兴致勃勃地问,“我们真的能使用星战前传的素材画面吗?我不贪心,能用个一两秒都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