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最喜欢的就是和这样有天赋的演员对戏。这让她没必要收敛着拍,被剧本和对手限制得很死。她和海利的对话比之前任何一个试镜人选都要长,表演了好几幕的对手戏片段——凯瑟琳把帕德梅的所有台词都背了下来,这是她素来的准备风格。但让在场所有人意外的是,海利在试镜前看了三遍剧本后,也全部背住了自己的台词,凯瑟琳无论对他说哪一句,他都能立刻接上:这的确是一个颇有天赋和恒心的小演员。

        这完全是对其他小演员的一场屠杀。即使卢卡斯再不喜欢启用成名童星,此刻也不得不承认,海利的表演比杰克精彩太多。他的眉头反而舒展开来——他也没必要拘泥于一切都要全新的不是吗?

        ————————————————————————————

        当凯瑟琳·霍丽德中选卡梅隆的女主角时,好莱坞的许多人还能一笑了之,因为卡梅隆选择演员从来只看是否贴合角色——他是造星者,不是利用明星名气的那类导演。何况在大大小小的媒体卖力鼓吹和嘲讽下,一百个人里也未必有几个人会认为卡梅隆能重现和真实的谎言一样的成功,因为一亿和两亿的预算差距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天知道什么样的票房才能拯救这可怕的制作成本。

        更何况凯瑟琳·霍丽德本人也似乎过分低调,愚蠢得不懂得如何收拢名气,即使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样新晋爆红的男友,也完全没有炒作自己的恋情以增大曝光率的意思。任何一个她这样年纪的女孩得到与丹尼尔·戴-刘易斯和亚瑟·米勒合作的机会,又极其好运地居然在里面表现不错的话,怎么都应该在1997年初的颁奖季里有所谋求。但仅仅因为卡梅隆的不允许,她就真的把那些公关酒会抛之脑后,以至于在几乎所有奖项上都颗粒无收——这样的避世态度简直和丹尼尔一样了,因为哪怕在严酷的考验电影里表现相对平庸的配角演员琼·艾伦,都捞到了一个奥斯卡女配提名呢。

        对和她年龄相仿的竞争者来说,她的消极态度倒无疑是个大好消息,因为她的容貌和演技在同年龄段里都是无可挑剔的存在,本来应该是一个劲敌,现在却沦落到去欧洲拍戏(许多人即使知道执导那部电影的是著名的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也因为好莱坞根深蒂固的自大和歧视而不以为然),看上去,她似乎要随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而无人问津了。

        但就在所有人都即将忽视她时,她却像打一场闪电战一样硬生生从竞争激烈的星球大战女主角的角逐中突然获胜,尽管谁都知道这里面有詹妮弗·莱文这个CAA操盘手的功劳,但如果没有凯瑟琳·霍丽德本身的能力,一切都是无稽之谈。从她拿到阿米达拉女王这个角色起,她就注定要置身舆论漩涡之中,无数人开始用崭新眼光和有色眼镜开始看待这个“幸运儿”。机会和恶意会永远伴随着她,但此刻,显然是机会更多,毕竟那可是星球大战。

        在纽约长岛的一间高级公寓里,赫许勒太太也正是如此想的。她焦躁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全然不顾她正读高中的女儿在认真地为考试周而复习,很不喜欢她刚才发出的噪音。

        娜塔莉·波特曼偶尔抬头,看到她的母亲已经从焦躁转为了一种气急败坏,她有些无奈地说:“生气也不能把我的角色拿回来——何况乔治也从来没有承诺过一定会把这个角色给我,他只是夸过我在安妮日记里的表现。妈妈,别难过了,正好我暑假可以去拍苏珊·萨兰登的电影,上次苏珊不是还问我夏天能不能腾出时间吗?我很早就想和她合作了。”

        她当然为错过了帕德梅这个有极大曝光率的角色而感到极为懊恼,但时间不等人,她正在准备考试,下周还要参加一场科学奖比赛,她根本没有什么时间放在生气上——她还想保持自己门门全A的好成绩,然后像朱迪·福斯特那样进入一所顶级大学呢。

        为了转移母亲的注意力,她问道:“我还不知道霍丽德是怎么拿到角色的,总不会是因为她那个死了三十多年的外祖母是奥斯卡影后吧——这是我昨天在报纸上看到的,怪不得她从来不提,谁会想要一个挤掉了贝蒂·戴维斯的平庸演员做长辈呀。妈妈,你的消息永远这么灵通,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