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将格恩个人战果威望,巧妙地与战国,与旧有的海军指挥体系进行捆绑,极力削弱其战争后行动的名望性。

        试图将格恩的胜利解释为“体系内的杰出执行者”,而非“颠覆体系的领导者”。

        与此同时,舆论机器也正式全速启动!!

        一股更加隐蔽,更加阴险的暗流,开始在海军内部,尤其是中下层官兵中悄然涌动。

        一些经过精心包装的“担忧论”开始在某些圈子里散布

        “格恩大将的力量确实是海军的支柱,但如此强大的力量也是一把双刃剑啊……”

        “如今马林梵多百废待兴,如此关键的重建时期,更需要像战国元帅这样德高望重

        经验丰富的长者坐镇,才能稳妥地驾驭全局,平衡各方啊。”

        “格恩大将当然是英雄,但作为一军统帅,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武力,还有政治,后勤,平衡……

        他现在,或许还稍欠火候,暂时不适合立刻接手整个海军吧?”

        这些言论,看似客观理性,充满“忧患意识”,实则是在基层海军心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